•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包头师范学院
  • 呼伦贝尔学院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安工程大学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 内蒙古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考新闻当前位置:首页

2019年普通高考今日开始

来源:腾讯教育作者:本站更新日期:2019-06-07

六月初夏,荷风送香,阳光普照。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今天开考。随着铃声响起,全区16.3万名学子满怀信心踏入高考考场。今年我区12个盟市共设105个考区、191个考点、5625个考场。  

  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高考工作。5月份,自治区召开全区招生考试工作会,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并讲话、教育厅厅长侯元作工作报告,就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做好我区高考安全工作进行专题部署。6月2日,自治区副主席郑宏范听取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高考及录取准备情况的专题汇报。6月5日下午,郑宏范副主席专程前往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视察指导高考准备工作,就做好今年高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同时检查了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第十八中学高考准备情况。按照郑宏范副主席指示要求,今年高考期间,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在自治区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集中办公。高考前,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分赴各地调研高考情况,确保教育部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考试期间,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主任郑宏范再次来到呼市二中考点巡视检查考试情况。从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各盟市、旗县区主要或分管领导,均以不同形式,巡视检查了当地考试组织管理工作。

 

  绷紧“安全弦”、守住“生命线”

  高考工作点多线长,涉及人员广,安全风险大,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考前,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招生考试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考点与考试工作人员和监考员之间逐级全员签订责任书,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保密责任体系。试题试卷安全是考试招生工作的底线、红线、生命线,招生考试部门从制度上、技术上、人员上均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加强试卷从运送、保管、交接到回收全过程的保密工作,确保试卷全程有痕、全程留印、全程可查。近两百余名公安(武警)同时坚守在全区所有试卷保密室,为考试安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试卷出入库均有当地保密部门相关人员现场监督检查,试答卷在保密室和考点之间的运送均配有警车押运。试卷保密室监控录像实行6小时回放制度,运送试卷车辆到达考点后立即回放车上监控录像,确保试卷保管和运送环节安全无异常。

  同心抓落实、协力保安全

  今年,自治区各级招生考试委员会充分发挥发挥其职能作用,坚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责任,齐抓共管、联防联控。考前,针对新形势下高科技和网络作弊特点,各地保密、公安、安全、无委会、教育、通信、市场管理等部门联合对考试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集中精力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和考场违规行为。统一协调供电部门,确保考试期间不断电。协调无委会对考场周边无线通讯信号进行监测,发现可疑信号立即进行定位和压制。协调通信管理部门对高考期间一些敏感信息进行屏蔽。考中,每个考点安排两名公安人员在考务办公室参与相关工作,特别是参与替考、组织作弊等考试犯罪行为的证据锁定等涉法工作。  

 

  培训促提升、宣传营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考务工作管理水平,5月份,自治区分别召开现场和视频培训会,分别对盟市、旗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促使基层考务人员进一步规范施考程序,提升考试组织实战技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各地还积极争取本地宣传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本地媒体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积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微信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和警示教育,积极营造“诚信守法光荣、违规舞弊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违纪舞弊现象的发生。向考生和家长大力宣传新刑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对考试作弊案件的处理情况,向社会表明严惩涉考犯罪分子、严查违规行为、严处作弊人员、严追责任人员的决心和态度。个别考区还在新设考点组织考生提前进行入场演练和信息技术演练,并加强应急演练,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践行“严实细”、严把“入场关”

  考生进入考点要严格审核“双证”,即身份证、准考证。进入考场所在楼宇还需通过指静脉验证,验证通过方可进入。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老师使用金属探测仪逐一对考生进行贴身检测,防止考生携带手机、相机、摄像设备、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和隐蔽的各类作弊器材,将一切违规违纪物品拦截在考场门外。同时,严禁考生将计时设备、电子词典或存储器、翻译工具、涂改液、修正带、纸、文字资料等物品带入考场或在考场内使用。每个考场配备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确保考点范围内无线电信号全屏蔽。考试期间,监考员还将按照“三对照”要求,严格核查考生本人与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上的身份证照片、考场座次表和桌签及准考证上的现场照片是否是同一人,严防替考。

 

  巡视全覆盖、监督无死角

  4月中旬,自治区对各地试卷保密室、标准化考点、试卷运送专用车等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要求限期整改。5月底对各地整改情况开展了“回头看”,再次督促相关地区全面整改。高考前,各地都进行了“五必查”,即安全保密制度必查、网络信息安全必查、部门协作机制必查、标准化考点运行情况必查、人员回避情况必查。考试期间,自治区和盟市向每个考点派出1名巡考人员,且巡考人员均为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强、执纪严格的在职干部,巡视员全程驻点对考试过程进行巡视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服务无止境、真诚为考生

  各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周到细致地为考生服务。考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学校,通过网站、官方微信、公开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宣传各类教育招生考试政策规定,为考生和家长提供考试资讯。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通过网站 、官微和短信平台,集中向考生发送温馨提示,“内蒙古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考前重要提醒,收好不谢》《倡议书:高考三天,绿色出行》《致考生的一封信》等多篇报道,帮助考生“阳光应考”、缓减考前压力。

  考试期间,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加强在交通出行、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使考生能在安心、舒心的环境中参加考试。部分地区交管部门提前向社会发布考点附近道路施工情况和交通管制信息,本着“考生优先”的原则出台了多项举措,在考点门前道路100米范围内设立禁停区,送考车辆允许即停即走;在考点禁停区外,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临时停车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交通标志,考点门前道路设置禁止鸣喇叭标志;民警在执勤中,如遇考生求助,将积极予以帮助,急考生之所急,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提供通行便利。各考点对出现忘记带身份证、准考证等问题的考生,考点及时给予协助解决。针对今年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人数较多的情况,各地教育部门积极会同当地残联、医疗卫生、残疾人特殊教育等机构(部门),指导、协调有关考点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切实做好考生参加高考的综合服务保障工作。

 

  18岁,正青春,逐梦远航。衷心祝愿2019届高三学子们不改初心,不负梦想,如鲲鹏展翅,扶摇而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愿学子们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固本培元、不懈努力,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copyright 2012 内蒙古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登陆本站点

蒙ICP备:030159235号 

内蒙古教育信息中心承办